【台南小旅行,發現舊城再生的樣貌以及新創都會格局漸趨生成的實境中】
上週末,偕同內子以及大學同學幾對夫婦,返回台南小旅行,造訪了幾處新旗艦建設景點-台南市立美術館、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這兩處文化建設都是當年2011年所規劃屬於台南10大旗艦建設計畫之一部分。) ,搭船夜遊台南運河、品嘗台南有名的在地美食、造訪「十鼓仁德糖廠文創園區」、體驗「奇美食品」幸福觀光工廠以及參觀「萬國通路產業園區」,再到後壁無米樂社區並參觀芳榮米廠的運作,與幾位台南老友的拜會與見面(這次旅行,也在台南美術館1館參觀的過程,巧遇我的台南一中高中同學-成功大學建築系榮譽教授傅朝卿教授,他剛好為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學生,正進行教學實地導覽);小旅行的行程花了3天,相當多元而精彩。
我曾經於2011年至2013年兩年期間,在台南市政府擔任副市長之職,奉賴清德市長交代,主管數項旗艦計畫的規劃與執行;上述所造訪的台南市立美術館、台南左鎮化石園區,這兩處文化建設都是當年2011年所規劃屬於文化建設旗艦計畫之一部分。時隔數年後,當年我所負責協助處理的案件,終於至今能夠全面竣工並確實開幕,並且建築設計的用心以及建築實體的呈現包含有歷史建築物的保存再利用以及新式綠建築的外觀整合等績效,市府主政機關團隊績效令人肯定與讚賞。同理可推估,觀察後續台南美術館1館與2館併立,且與相鄰的台灣文學館、司法博物館等博物館群的具體呈現,將對台南舊城區既成環境都市更新,必影響朝向以文化導向市中心再生;將更為具體與加速。而台南左鎮化石園區的完工與新開幕,可推估其策略,則是以設置獨特性文化設施,作為地方創生的啟發。
這次小旅行不僅是體會到台南人情的溫度,也見識到台南數項產業在國際市場具有優勢的熱度,也感受到台南城鄉發展,一項項的具體公共建設與服務績效,市政府都持續進步中。相信對於市民應該有感,對於在外旅人再度返回台南,倍能感受到這是正在發光、發亮的台南舊城再生與創新都會格局生成中。